查看原文
其他

从《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看我国的博士研究生选拔机制,太形象了!

赵广开 学术之路 2021-09-17

2020年10月2日,角色竞演类真人秀《演员请就位第二季》正式开播,引发广泛的关注与好评。本季由陈凯歌、尔冬升、赵薇、郭敬明担任导师,大鹏担任发起人。作为一名《演员请就位》的忠实粉丝,第二季当然不能错过。不过本文想分享的并非对本真人秀的点评,而是分享我们从中发现的其与我国的博士研究生选拔机制本身某种惊人的相似性。

在此之前我们在回应广大考生的咨询时,往往以谈恋爱作为类比,虽然能够说明很多问题,但是很难全面的展现当前我国博士选拔机制的全过程以及多种因素制约性。而《演员请就位第二季》这部剧则非常全面深入地展现了其中的奥秘,因此郑重的推荐广大考生认真的观看一下本剧,并结合本文去思考、化解考博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考博之路读者心灵港湾!
▼2021年非法学考博交流群▼
▼2021年法学考博交流群▼
凡有发广告者立即请出群组,永远不得进入。
考法学博士,进入第二个;考医学、工学、理学等等的进入第一个!

如果不能理解上述内容,请不要进群

首先,节目先给我们呈现了《角》导演篇:陈凯歌、尔冬升、赵薇、郭敬明谈选角标准,从中我们看到他们每个人的关注点不是完全一样地,而是在共性中富有个性。这非常像我们的导师,有些导师是学界大咖,有些导师刚刚出道,有些导师我们非常熟悉,有些导师我们并不熟悉,有些导师非常严格,有些导师非常有亲和力。而我们每个考生都有自己心仪的导师,1个或者多个,我们会提前去了解他们,然后决定是否参加博士研究生选拔。而导师们对于考生也并非完全了解,甚至完全陌生,他们也非常期待能够招收一名优秀的学子。

此处该我们的博士研究生选拔方式出场了,即直博生、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普通考试制。这是干嘛的呢?这是一种遴选机制,依据各自的标准先遴选出哪些考生可以进入导师选拔程序,毕竟名额有限,必须先进行限定。这就像《演员请就位第二季》一样,报名的演员很多,但是能够进入节目组的只有40个名额。

与第一季有所不同的是,该季节目模式从“导演选角”转变为“演员抢角”,这就非常像上述4种选拔机制的命运,十年前直博生、申请考核制还非常少见,主要靠普通考试制进行博士生的选拔。普通考试制采用导师命题,学生先考试,导师评卷,考的高地进入复试环节进行PK。这种选拔机制有其优势,但是并非没有劣势,特别是在当下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其弊端已经非常明显,于是乎申请考核制成为主要的选拔机制。即,你考生不是想考博士吗?那么请你首先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吧(非常像演员抢角),如果能够符合导师们的预期,你就可以进入复试。

当然,为了兼顾公平,以及让更多学子有参与的机会,并非按照1:1的名额选拔,而是按照一定的复试比选拔人才,入当前非常流行的2:1、3:1。那么如何进行选拔呢,先商定一个标准,并且委托给第三方(如学学校、学院、导师组)进行首轮的评定,并根据名额确定进入复试人员名单。需要说明的是标准并非绝对的公平公正,也并不必然代表导师的全部真实想法,很可能在后续的选拔中出现黑马。《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的演员市场定级就是这一机制的生动呈现。

首先,《演员请就位第二季》根据市场定级将40位演员划分为S、A、B三个级别,来区分戏龄最老的戏骨级别演员,演技已获认可的科班青年演员,以及爱豆出身还没有代表作的年轻演员。这就像申请考核中的双一流、985与211、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等标准,你说他们能够代表真实的情况吧,合理吗?未必。但是这就是当下考博的真实呈现,非常像影视行业的“残酷”选角,一个“角色”本就有众多演员争抢,后浪辈出,前浪翻涌,演员们在这个行业里都需要积极抢角才能为自己赢得机会。当下读博也是如此,你可能觉得自己非常优秀,但是比你优秀的大有人在;你觉得自己非常想读博,比你更想读博的人也有,你想赢得博士录取通知书,必须全力以赴。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到部分本校的硕博连读申请人在面对博士研究生选拔时也非常紧张。从我们外人的视角来看,我们都知道导师已经放话非常心仪这位考生,按理说他应该没有必要这么紧张了,我们可能心里想这人一定在装。其实在真实的竞争中,他就是紧张,他也是不敢完全确定自己被录取。毕竟招生名额有限,博士面试有一定的评分标准,无法确定自己必然排名第一。毕竟随时可能有潜在的黑马杀出。这就像《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的市场定级,有S级8人、A级15人、B级17人,虽然大家可以预测到S级有更高比例的人胜出,但是也必然有人被淘汰。

同时,我们在此必须提出,就像很多演员对市场定级的评价一样,我们对当前的博士生选拔机制也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但是这就是现实的真实呈现,不以我们个人的意志转移。即便是导演、导师们也会觉得某些定级评价是出人意料的,这就是竞争的残酷所在。而市场、评价机制一定给出评级,那么我们接下来享受的待遇可能就是不一样的,如《演员请就位第二季》“S级坐沙发,A级坐椅子,B级坐板凳”一样,对于不同出身的考生,有的不用发论文,有的必须有论文,有的必须有核心期刊论文,我们才能进入复试。所以不要再去问别人发多少论文才能录取了!

一个基本判断:你不能比人家自己的学生差太多!最好比人家优秀,至少表面上要优秀,这样你才有竞争力。很多考生说你看某某都没有发论文,人家就被录取了,因此说不公平,对于这类考生我们很无奈。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翻盘(逆袭)的机会,只要我们能够进入复试,那么我们就可以像演员一样从B级升为S级。而这时有2个因素就至关重要了,一个是导师(导演)对你的认可度,一个是你真实的水准(学术实力、表演实力)。对于我们自己的实力,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努力、刻苦地训练进行提升,更重要的是得到高人的指点。如观众以及演员都觉得陈凯歌导演的点评、点拨对于演员的成长非常有帮助一样,我们考博学子也应该积极地寻求导师们的点拨,发现自我的不足与努力方向。这是不少考生忽略的,只是看到他频繁地参加各个院校的复试,但是每次都被刷下来,很多时候不是他不优秀,而是他根本没有从复试中吸取经验教训,获得成长。这是需要一些考生进行反思的。

中国政法大学拟增设“数据法学”硕博点!
华东政法大学拟增设“智能法学”硕博点
我国每年单独划拨400多个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计划用于他们攻读博士学位

对于导师(导演)的认可度,这就是一个非常灵活、多样化的标准了,很多时候也是争议所在的地方。如《演员请就位第二季》中郭敬明导演给出S卡的标准是否合理就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问题,可以用只有他自己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来表述,但是在现有的规则下,他确实有这样的权力,其他人可以批评,但是还是尊重其选择。同样的,导师们可能也会有自己独特的评价标准,他会非常明显地表现出对某考生的喜爱,给出特殊的照顾,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呢?


对于受照顾者,我们更多的是感激,而对于竞争对手则是五味杂陈了,有人不在意,有人强烈反对,有人表示不解,有人表示无奈,这就是现实。当然在现实中有种种的制约机制,防止过度的走偏。《演员请就位第二季》也是如此,当前给你的S卡只是暂时的,后续还有其他竞争需要你展现自我的真实实力。毕竟不是你一个导演说了算,毕竟不是你一个导师说了算,你演员、你考生必须足够优秀最终才会录取你。

怎么样,经过本文的分享你是否对我国当下的博士生选拔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欢迎大家带着本文的类比去观看《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然后进行深入思考,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考生请就位,你准备好了吗?

女博士当了农村人的儿媳妇,她经历了什么?
从差等生到博士生:一位农村孩子的奋斗
学术之路“十一条不回应咨询顾问”重磅上线,请知悉后再交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